网站投稿邮箱: boznews@163.com
新闻热线: 09092317062
广告热线: 09092311925
联系电话(举报受理): 0909-2317062
优质新疆棉有了新概念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刘毅报道)8月5日,160余位来自全国棉花育种、栽培、植保、农机装备等领域的专家齐聚新疆玛纳斯县,共同参加“优质棉花品种新农棉2号及智慧棉田关键技术与装备示范现场观摩会”,见证新疆棉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下展现出的新概念和新实力。
本次观摩会期间,与新农棉2号配套使用的智能化田间管理系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据介绍,该系统由华南农业大学棉花田间管理团队和自治区农科院早熟棉育种创新团队联合玛纳斯县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共同开发,通过构建“天地空三位一体的农情信息感知体系”“智能决策技术体系”等子系统,形成覆盖棉花全生育期的农情信息立体化感知体系,实现对棉花长势监测、水肥诊断、病虫害防控的精准管理。
8月6日,新农棉2号智能化田间管理系统的技术人员操控无人机采集田间数据。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刘毅 摄
“从自动控制到智能决策迭代升级,我们开发的智能管理系统能够推动农业生产作业方式发生转变。” 华南农业大学副研究员、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张雷说,与现有自动化生产方式不同,新的智能管理系统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采集到的农田作物数据进行分析,对田间管理措施自行决策,精准开出“处方图”,为棉田水肥调控与病虫害防控等核心环节提供靶向明确、科学高效的决策支撑,推动田间管理措施由“定量作业”向“按需作业”转变。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献龙说,智慧棉田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应用有利于提升新疆大面积规模化棉田的管理水平,帮助科研人员攻克“减少投入、减少损失”这一难题,充分激活优质棉花品种增产潜力。
自治区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喀什综合试验站站长徐海江介绍,在今年的棉田试验中,智能管理系统可以快于人工发现棉田早期出现的病虫害和缺水肥地块,根据棉花具体受损情况进行变量喷施精准作业,既减少了农药叶面肥的投入使用,实现了较好的防控效果,还实现了生产环节节本增效。
“智慧棉田是品种、装备、数据的系统性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说,智能装备与新农棉2号的深度协同,使优良品种的特性得以最大化发挥。未来,优质新疆棉不仅要有更高产量、更优品质,还要拥有良种、良法、良机协同的集成技术体系,实现棉花育种精准化、生产标准化、管理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