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投稿邮箱: boznews@163.com
新闻热线: 09092317062
广告热线: 09092311925
联系电话(举报受理): 0909-2317062
从田间到餐桌的“甜蜜振兴路”
工人在作业。 (记者王腊梅 摄)
本报温泉讯 (记者刘超、王腊梅)盛夏时节,温泉县哈日布呼镇的鲜食玉米迎来丰收。这片曾以传统大田作物为主的土地,如今因鲜食玉米走出一条农业转型与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子。
今年,哈日布呼镇的鲜食玉米种植规模近5000亩。走进田间地头,随手掰开一根玉米,颗粒圆润饱满,散发着诱人清香。
温泉县鑫农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鲜食玉米种植片区负责人张占忠介绍,去年采收全部依靠人工,成本较高;今年机器采收,降低了成本,破损率也大幅下降。
为筛选出最有优势的品种,今年合作社建了实验基地,种植了近百个品种的玉米。“今年,我们种植的鲜食玉米采用无公害管理方式,把控玉米品质,努力做成有机产品。”张占忠说。
与传统大田玉米相比,鲜食玉米的生长周期更短,仅需80至90天即可采收,这意味着土地利用率更高,农民能更快见到收益,也为规模化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
从田间到车间,时间就是鲜度的保证。采收后的鲜食玉米在1小时内就能运抵加工车间,进入标准化生产线。这条涵盖剥皮、清洗、漂烫、真空包装的全流程生产线,让玉米在保持最佳口感的同时,实现长期保鲜。温泉县鑫天农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贺天善说:“采收回来的玉米在10万级灭菌车间里,经过120℃高温杀菌后,立即封装至进口HG包装袋,在常温下可保存18个月,相比速冻工艺能更好地保留玉米原有的香甜糯口感。”
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带动了当地农户的就业与增收。田地里采收和车间加工生产每天需要100余人,待遇十分优厚。
今年,鲜食玉米产业链再添“新花样”——玉米粒生产线成功上线,让玉米变身即食沙拉、玉米汁,甚至开袋直接当零食。通过产业链延伸,鲜食玉米的附加值得到提升,带来更多收益。
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不仅让鲜食玉米走进千家万户,更推动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一根根鲜食玉米,正成为博州乡村全面振兴的“甜蜜”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