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投稿邮箱: boznews@163.com
新闻热线: 09092317062
广告热线: 09092311925
联系电话(举报受理): 0909-2317062
村里有个“苏红娘”给4000多人找工作
苏志洁展示自己的劳务微信群。
苏志洁与村民一起在地里干农活。
□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白素君
约好的采访,她却把记者晾在了一边。
在这个过程中,电话不间断地打进来。
25分钟过去了。
她坐下,笑着致歉:“不好意思,每天找我的电话太多了!”
她叫苏志洁,53岁。圆脸,说话语速很快。
2021年,苏志洁当选为博乐市小营盘镇塔翁哈木尔阿得尔格村的党支部书记。此前,她曾担任该村妇联主席、团支部书记。
村里223户村民,800多人。人均4亩地,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
“我们村最大的优势是离镇中心近,只有1公里路,交通便利,方便劳务输出。”7月10日,苏志洁滔滔不绝地给记者介绍情况。
那是2004年,苏志洁和村民去山东参加培训,发现当劳务经纪人能有不少收入。她心里盘算着:村民世世代代种地,可土地贫瘠,试种过很多作物但收成有限。当劳务经纪人无需成本,或许能稳妥赚钱,不如试试?
说干就干。
回到村里,凭借当妇联主席的经验,她对全村人的“特点”进行了梳理,连行动不便的残疾老人也算在内,谁有啥特长、什么文化程度,都在脑海里过了一遍。
苏志洁先从亲戚入手,给冬闲在家的亲戚介绍活,对方却把她顶了回去。
她调整思路,召集村里种植大户和党员代表带头干,再逐步影响村民。
渐渐地,找苏志洁介绍活的求职者多了起来。
2008年,她决定把这件事当事业来干。
她建立QQ群,咨询、招聘、寻人,村民谁有需求,都能免费在群里发布信息。
平台搭建起来以后,苏志洁更忙了。无论是招聘方还是求职者,她都要兼顾。
人多了,村民获取求职信息渠道更广了,“苏红娘”的称呼在村里传开。一些邻村的人也纷纷加入。
对接用工方、联系求职者、化解两者之间的矛盾纠纷……找苏志洁的人越来越多,她也越来越忙。
家人担心她身体吃不消,劝她别再多管闲事。
“我也动摇过,后来一想,我通过努力,让村里的残疾人和老人都有活干了。每次他们笑着喊我名字,一声声‘谢谢’,多暖心啊!这样的真心交付,是钱买不到的。”苏志洁说。为了提高业务水平,她业余时间通过各种渠道充电学习。
2019年,随着供需双方人数不断增多,苏志洁建起五六个微信群,有空时便给想当劳务经纪人的村民免费传授经验。
54岁的夏依木拉提·哈力是其中一员。以前,他在小营盘镇多尔巴尔托哈村种地,苏志洁介绍他冬闲时到工地开车,每月能赚3500元。
2020年,夏依木拉提也当起劳务经纪人。3年后,他把土地承包出去,买了一辆微型客车。今年,他又添了一辆轻型客车,专门接送务工人员和求职者。
“多亏了苏书记,教我找到赚钱门路。劳务经纪人要头脑灵活,现在不管是组织村民干活,还是协调矛盾纠纷,我都在行。”夏依木拉提说,他有两个300人的微信群,还收了两名徒弟。
艾合买提江·艾买提江是博乐市青得里镇崩很特村村民。上周,他组织了130人给一名土地承包商干活,“平时,我管理4个微信群,每天对接用工方和求职者,忙得很。我脑袋富了,口袋鼓了,妻子也有工作了。”
如今,苏志洁依旧忙碌。30多名村民在她的带领下,边种地边当劳务经纪人。
“工人价格再给高点,我帮你找50名熟练工。”
“摘辣椒一天180元到200元,中午管不管饭?早晚是否有车辆接送……”
苏志洁忙着和企业、承包商对接。
“残疾人和老年求职者,要问清身体状况、技能特长及工作强度,给他们安排轻点的活。”苏志洁叮嘱刚取得劳务经纪人资格证书、才上岗的“红娘”卢荟苹。
她给记者看了看手机: 15个微信群,4000多名求职者,还有许多未读消息……
这份连轴转的忙碌,已化作沉甸甸的收获——这个村人均年收入3.2万元,其中务工收入达60%。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白素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