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投稿邮箱: boznews@163.com
新闻热线: 09092317062
广告热线: 09092311925
联系电话(举报受理): 0909-2317062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 | 数说“新”变化】截至2024年底,全疆公路总里程达23万公里 通衢织梦70载 大道铺展新辉煌
4月28日拍摄的正在建设中的头屯河连接线特大桥。(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
数说“新”变化
当前,G30连霍高速改扩建工程建设正酣,建设者抢抓施工期冲刺年底通车目标。届时,这条四车道的进出疆高速公路将成为八车道的通衢大道。
这是新疆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的缩影。
从简易土路,到高速公路通达所有地州市;从出门一脚泥,到现在硬化路修到家门口;从出行靠徒步、毛驴车,到如今抬脚就能上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年来,新疆交通人遇山开路、遇水架桥,公路网四通八达,如毛细血管般延伸至每一个角落,让乡村与城市紧密相连;荒漠沙海之畔、高山盆地之间,一座座现代化交通枢纽工程拔地而起,编织起贯通亚欧的立体交通网络。
截至2024年底,全疆公路总里程达23万公里,其中高速(一级)公路突破1.2万公里,所有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了硬化路和客车,为新疆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所有地州市通高速
天山腹地,机器的轰鸣声在峡谷间回荡。G0711线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简称乌尉高速公路)天山胜利隧道深达707米的2—1号竖井在6月成功落底,天山胜利隧道8座竖井至此全部贯通,为乌尉高速公路通车奠定基础。
“确保乌尉高速公路年内按期全线通车。”中交新疆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苗宝栋充满信心。作为穿越天山的交通大动脉,乌尉高速公路建成后,乌鲁木齐与库尔勒的通行时间将从7小时压缩至3个多小时。
新疆,这片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六分之一的地区,历来长路难行。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疆的公路总里程仅有3361公里,且路况极差,多为简易土路,一遇恶劣天气便无法通行。而今,一条条现代化的公路在166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纵横交错,铺展成串联四方的通途。
乌鲁木齐绕城高速(西线)(简称西绕城高速)成功连通S21阿勒泰—乌鲁木齐高速公路(简称S21阿乌高速),让“乌鲁木齐—阿勒泰3小时经济圈”从蓝图变为现实。
G7京新高速,继连霍高速公路之后第二条全天候进出新疆的公路动脉,强化了新疆与华北地区的联系,使乌鲁木齐至北京的车程缩短1300公里……
从20世纪90年代,偌大的新疆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到跨入新世纪新疆公路建设抢抓机遇快速发展,高速公路也迎来从无到有、从零到万的突破,“疆内环起来、进出疆快起来、南北疆畅起来、进出境联起来”取得重大进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北中南三大通道基本形成,准噶尔盆地、环塔里木盆地两大高速(一级)环线公路全面建成,所有地州市通高速公路,天山北坡城市群通八车道高速公路,一条条“巨龙”般的交通动脉延伸,让这片辽阔疆域与各地紧密相连。
记者从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了解到,截至2024年底,全疆公路总里程达到23万公里,其中高速(一级)公路突破1.2万公里,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都通了硬化路和客车。
农村公路到家门
“现在村里路修得可好了,出门更方便安全,这吸引了游客,带动了旅游的发展,让大家生活都跟着变好了。”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方家庄村村民马俊武走在家门口的村道上,平坦整洁的沥青路面让他心里很舒坦。方家庄村的这条村道,它的改造提升改变着村民的生活,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这只是新疆农村公路奏响乡村振兴乐章的一个缩影。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创新打造“农村公路+”融合发展新模式,重点将那拉提盘龙谷道(C185线)建设成为集生态保护、旅游观光、文化传承、民生改善于一体的示范性农村公路,改善了400余户牧民出行条件,畅通了农牧产品外销渠道,优化了转场牧道安全性,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致富路。
S110线与G216线相接,途经乌鲁木齐县永新村、永盛村、东风村、甘沟乡,终点位于甘沟乡菊花台景区内,带动沿线旅游发展。
农村公路是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提供服务最普遍、公益性最强的交通基础设施。自治区通过创新体制、完善政策,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持续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农村公路的覆盖范围、通达深度、管养水平、服务能力、安全韧性显著提高,农村地区出行难的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
目前,自治区农村公路路网进一步完善,所有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了通硬化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的农村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农村公路基本实现通村畅乡,甚至通到了农民家门口。
路网规模快提升
7月10日,S107线乌鲁木齐至达坂城公路建设项目开工。作为自治区省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构建乌鲁木齐“两横两纵、三环多射”路网格局的东南部关键射线,项目开工标志着乌鲁木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坚实一步。
放眼天山南北,国省干线纵横交错,架起快速运输通道;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向沙漠和雪域高原延伸;旅游公路串联各大景区,“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的公路生态旅游更加便利;农村公路阡陌交织,进一步打通了“城货下乡、村货进城、快递进村”的“最后一公里”……新疆公路交通正由“通”到“畅”再向“好”,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群众生活富裕提供坚实支撑。
然而,道路建设、路网完善步履不停。今年,新疆围绕建设通行便利的公路网,继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
今年3月,S30线库尔勒塔什店至上库工业园(库尔勒过境)、别迭里口岸公路等8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这些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畅通“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大通道,打通自治区经济“大动脉”、更好服务“十大产业集群”。
6月底,G681线阿勒泰至禾木喀纳斯公路、S231线昌吉至五家渠公路、G219线恰热克至叶城公路等6条国省道干线公路建成通车,覆盖北疆、东疆及南疆部分区域,形成纵横交错的高等级公路网,成为激活天山南北发展潜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记者史传芝)
数字看变化
公路里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全疆道路通车里程3361公里
●至1978年,全疆公路里程达23818公里,公路里程和营运里程增长6倍之多
●至1998年底,新疆干线公路通车里程达32701公里,较1979年新增8883公里
●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新疆公路规模不断扩大,等级结构不断完善,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到2008年底,新疆公路总里程146652公里,年均增长17.8%,在西北地区各省(区、市)中增长最快
●截至2024年底,全疆公路总里程达到23万公里
高速公路
●20世纪90年代初,新疆还没有一条高速公路
●1998年,吐(吐鲁番)—乌(乌鲁木齐)—大(大黄山)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作为新疆当时建设等级、标准、规模最高的一条公路,成为了新疆公路现代化的里程碑,标志着新疆的公路建设由此进入了高速公路时代
●2013年,新疆首条沙漠高速公路G216线五彩湾—大黄山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成为新疆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2018年,G3012墨玉至和田段高速公路项目的通车,结束了和田地区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至此,全疆所有地州市都有了高速公路
●2024年底,全疆高速(一级)公路突破1.2万公里,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都通了硬化路和客车
数个第一的突破
●1985年8月,乌鲁木齐市人民路立交桥完成工程任务,这是西北地区第一座城市大型互通式立交桥
●1988年10月,历时5年,由新疆人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西北第一条高等级公路乌鲁木齐—昌吉一级公路竣工通车,实现了一级公路“零”的突破,标志着新疆公路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995年9月,塔里木沙漠公路建成通车。这条公路全长522公里,其中穿越流动沙漠段44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沙漠公路,也是世界流动大沙漠中修建的第一条等级公路
讲述:路网联通,串起百姓新生活
7月14日,出租司机尤佩纪从友好商场附近接了朋友,送他到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乘机。他们的选择路线有好几条,可以走北京路,可以走河滩快速路,也可以上阿勒泰路高架。
“现在不仅路况好,而且路网通达,真得非常方便。”68岁的尤佩纪从1995年6月开始,在乌鲁木齐开出租车,如今虽已退休,但仍担任新疆旅游出租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雷锋车队队长,始终在路上。对于从“一条路困一方人”到“一路通惠千万家”有着深切的感受。
“最初跑出租那几年,就喜欢在市区跑,因为往外走的路难走。”尤佩纪说,现在路宽了,路好了,不只去西山方向,往哪儿走都方便。
他这样的感受,得益于乌鲁木齐市围绕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扎实推进“联网、补网、强链”工作,全力完善路网布局、优化层次结构,让城市交通越来越便捷,老百姓出行幸福感不断提升。
1995年,河滩路陆续开建通车。1998年,河滩快速路全线通车。2012年第一座河滩路五层立交建成。2016年乌鲁木齐绕城高速公路(东线)通车,2024年底乌鲁木齐绕城高速公路(西线)通车,乌鲁木齐“两横两纵、三环多射”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
“路好带来的实惠,我们司机感受最深。”尤佩纪说。 (记者史传芝)
多说一句:交通铺就发展之路,幸福之路
道路通,百业兴。新疆的公路从无到有、从有到畅、从畅到美,贯通沙海、铺向草原、横跨峡谷、穿越达坂,向全国各地延伸,它的通达,不只是带来了出行的便利,更是搭建了一座座致富桥梁,铺就了一条条幸福通道。
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京东亚洲一号仓分拣中心内,包装的精品蟠桃于每日12时运往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搭乘航班飞往北京,当日下午即可送达北京市民家中。
海鸿国际食品物流港冻品市场,25岁的黄镇山感慨:“十多年前,我爸从郑州运送冻品到乌鲁木齐,得运七八天,现在有了便捷的公路网,三四天就能到。”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曾几何时,这些新疆特色产品受限于路途遥远、不易保存运输而难以远行。如今,随着覆盖全疆的高速公路内畅外联,国省干线纵横交错,农村公路通达,一张交通“蛛网”日益完善,新疆优质农副产品得以快速送达全国消费者手中,各地的商品也更快进入新疆市场。
如今的新疆,乡村“因路而兴”、群众“因路而富”,“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加快成为美好现实。 (记者史传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