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投稿邮箱: boznews@163.com
新闻热线: 09092317062
广告热线: 09092311925
联系电话(举报受理): 0909-2317062
阿拉山口交警:全力守护跨境运输安全
本报阿拉山口讯 (通讯员文亚辉、万广伟) “您的车辆反光标识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需立即整改。” 15日,阿拉山口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正通过智能翻译设备与哈萨克斯坦籍驾驶人员沟通。
作为新疆首个启用“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的国际枢纽,阿拉山口口岸每日承载着大量中欧、中亚货运车辆的跨境通行,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物流节点。针对外籍驾驶员因交通规则、驾驶习惯差异引发的安全隐患,阿拉山口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创新实施“精准服务+长效监管”机制,全力守护跨境运输安全。
交警部门精心制作中俄双语交通安全手册,系统梳理中国交通法规核心条款、典型违法案例及应急处置指南,确保外籍驾驶员“看得懂、记得住”。执法现场配备智能翻译设备,民警通过实时语音互译,面对面讲解交通标识含义、通行规则要点,并针对外籍驾驶员高频疑问进行专项解答。在口岸查验区设置交通标识实景教学区,通过图文对照、模拟通行等方式,帮助驾驶员快速掌握禁令标志、让行规则等易混淆标识的实际应用场景。
在此基础上,针对口岸复杂路网特点,交警部门特别绘制中英文对照版《阿拉山口道路交通示意图》,清晰标注主干道走向、交通枢纽位置、禁限行区域及临时管控路段,同步附加应急联系方式,为外籍驾驶员提供“可视化导航”。
“这份地图太实用了,尤其是夜间限行区域标注,让我避免了误闯禁区的风险。”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驾驶员马西莫夫说。
阿拉山口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司振说:“我们将继续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持续加强与口岸联检单位协同合作,定期与相关部门就加强口岸入境车辆及驾驶员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沟通交流,不断完善管理措施和工作方法,确保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持续有效性,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助力口岸国际贸易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