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投稿邮箱: boznews@163.com
新闻热线: 09092317062
广告热线: 09092311925
联系电话(举报受理): 0909-2317062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周礼凹(中)参加活动。 (图片由本人提供)
□ 通讯员 阿依提努尔·哈力克
2023年,大学毕业季的抉择关口,多数学生纷纷投身城市,寻觅就业契机。而24岁的周礼凹,却被一张西部计划宣传海报吸引——“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
于是,毕业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周礼凹,做出了不同寻常的决定。一个月后,周礼凹拖着行李箱,踏上了西行的列车。3000多公里的路途,漫长而充满未知。窗外的景色飞速掠过,从熟悉的城市街景,渐渐变成辽阔无垠的戈壁滩,最终定格在宁静的边疆小城——博乐市,这里将成为他青春故事的全新起点。
初到博乐市,因与家乡贵州截然不同的气候,让他一时难以适应,在博乐市档案馆,他负责的档案数字化工作,要处理数万份文件资料。库房里堆积如山、泛黄陈旧的档案资料,身心的双重挑战没让他打退堂鼓,反而激起他骨子里的干劲。
博乐市档案馆副馆长陈娟评价他时说:“他的专业素养扎实,学习能力强。能不断学习档案业务知识,始终保持对新技术的敏锐嗅觉。”
周礼凹对档案细节的把控近乎“苛刻”,他将档案按年份、类别细细梳理,小心调试设备,确保扫描的画面清晰,在录入环节更是认真仔细、反复核查,保障每份档案精准、完整。他在档案数字化工作中展现出了极强的执行力和创新思维。不仅能够按时保质完成扫描、著录等基础任务,还善于利用技术手段优化流程。通过开发自动化脚本和引入智能图像处理工具,大大提高重复性工作的效率。这种“技术控”特质让他成为团队里的“效率担当”,尤其在处理大规模档案数字化时,他的技巧总能让整理工作事半功倍。
2024年末,博乐市档案馆迎来整体搬迁。零下20℃的天气,给搬迁工作增添了巨大难度。但周礼凹主动站了出来,承担起最为繁重的搬运任务。他冒着刺骨的寒风,在库房与货车之间来回穿梭,仔细地将档案分类、打包、登记,每一个步骤都严谨细致。搬运过程中,他全程跟随车辆,眼睛一刻也不离开那些承载历史的档案,生怕出现一丝闪失。那段时间,加班到深夜成了常态,他却从未有过一句怨言,他说:“这些档案是一个城市历史的见证,我不能让它们在我手上出问题。”
除了在本职工作中发光发热,周礼凹还积极投身各类志愿服务。环赛里木湖公路自行车赛、赛里木湖马拉松赛现场,他身着志愿者服饰,忙碌地维持秩序,引导选手和观众,保障赛事顺利进行。博乐市各类旅游文化美食节期间,也能看到他面带微笑,为游客热情指引路线,耐心解答疑问,传递这座城市的温暖与友好。每一次志愿服务中,他都用自己的热忱和积极,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博乐市的日子,周礼凹不仅收获了工作上的成就感,更在志愿服务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他说:“青春不该只追求个人成功,更要为社会、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乐观与坚韧,早已成为身边同事和朋友学习的榜样。
直到今天,周礼凹依旧坚守在岗位上,默默为档案数字化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的故事或许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却充满了打动人心的温暖与力量。他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责任与奉献,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他把青春“存进”档案,在奉献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