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投稿邮箱: boznews@163.com
新闻热线: 09092317062
广告热线: 09092311925
联系电话(举报受理): 0909-2317062
巴衣尔:非遗传承路 创意绽芳华
展示刺绣作品
汉绣技艺
为顾客(左)挑选英山缠花饰品
展示挂饰
阳新布贴与阴山缠花结合制作的小饰品
裁剪衣服
□ 记者 张文文 赵丽
皮尺量,粉笔画……在博乐市南城区街道红花缝纫室,巴衣尔正熟练地为顾客裁剪衣服。
52岁的巴衣尔干裁缝10余年,缝纫室开在南城区街道朝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地下室,手巧、针脚细、价格公道,红花裁缝店在朝阳社区广受欢迎。
2012 年,萌生创业念头的巴衣尔,开始在家制作带有民族元素的拖鞋和手工艺品,踏上了创业之路。一针一线,都倾注着她对生活的期待与对民族文化的深情。她将作品发到微信朋友圈,很快就收获了第一笔订单,让她信心倍增。此后,她的创作灵感如泉涌,隔热垫、枕头、挂饰等生活用品从她手中诞生。
社区工作人员得知巴衣尔的情况后,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她申请了一间地下室作为缝纫室。地方虽然不大,但里面满满当当放置着缝纫机、布料等,正是这间缝纫室,成了巴衣尔的“幸福中转站”。在这里,巴衣尔不仅专注创作,更以一颗热忱之心,通过免费帮邻居改裤脚、换拉链等小事,将温暖的邻里情传递开来。
2022年,巴衣尔参加了州文化馆举办的博州首届刺绣传承人鄂博交流提升培训班,第一次接触汉绣的巴衣尔被精妙绝伦的技艺深深吸引,她感叹道:“汉绣真是一门让人着迷的技艺,多样的针法令人叹为观止。”
培训中,巴衣尔不仅学习汉绣,还接触到英山缠花和阳新布贴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英山缠花是她最喜欢的技艺。在缝纫室展示柜,巴衣尔专门为英山缠花留了“一席之地”,摆放着胸针、耳环等小饰品。
一直以来,巴衣尔从未停止学习,在反复实践中,逐渐掌握技巧,作品也愈加精美。闲暇之余,她也在钻研培训课程中学到的扎染和敲拓染等技艺,并尝试将这些技艺结合,或融入手工艺品中。
巴衣尔以她的努力和才艺,在传承和创新民族手工艺品的道路上前行,为传统技艺注入了新活力。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了更美好的生活。她的经历启迪更多人去探索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
(本版摄影:记者张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