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投稿邮箱: boznews@163.com
新闻热线: 09092317062
广告热线: 09092311925
联系电话(举报受理): 0909-2317062
守护甘家湖生态
在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精河分局盐池桥管护站管护员正在学习无人机使用技术。 (记者赛永杰 摄)
□ 记者 赛永杰 通讯员 马海玲
11月26日,在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精河管理分局盐池桥管护站的空地上,一个不足半米的盒子缓缓开启,一架无人机迅速升空,消失在天际。这架“会飞的护林员”正式在该站点“履职”,承担起空中巡护任务。这是该分局今年启用的第二套无人机监管系统,使管护站近8万亩林区的智能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为强化林区管护,为保护区增添 “智慧能量”,今年,该分局积极探索智慧服务模式,将无人机技术引入生态巡护一线,以科技助力生态保护。
为此次无人机监管提供技术支持的乌鲁木齐朴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刘尚上表示,在盐池桥管护站安装的无人机机场试飞系统,安装与飞行过程顺利,已为管护站工作人员完成现场测试与培训。该系统智能起飞、降落,全自动运行,无需人工操控。“我们设定了4条巡护路线,长度在4至7公里,每条路线巡护15至20分钟。无人机能够自动飞行、返回、上传数据并充电,飞行高度60米左右,航速15米每秒。若遇特殊区域需手动飞行,可切换操作执行任务。”刘尚上说。
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精河管理分局管护区总面积44.39万亩,下辖6个管护站,区内有梭梭、胡杨、柽柳等植被,森林覆盖率67.41%,脊椎动物178种,包括兽类41种、鸟类111种、爬行类9种、两栖类2种、鱼类15种。以往保护区主要依靠步巡和车巡,巡护任务繁重,管理难度大。今年,该分局建设智能无人机监管系统与无人机基础管理系统,两架无人机的投用为巡护工作注入新动力。
该分局办公室主任惠月红介绍,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无人机巡护及管理,以生态网络感知系统为核心,涵盖生态网络感知系统“云”平台、网络传输等,可实现资源监测、巡护与野生动植物监测。且配备热感知系统,遇火情可报警,巡护画面传输至保护区管理局精河分局智慧信息平台,系统最快飞行半径10公里,最高飞行速度23米每秒,可提升保护区防火巡查效率与预警能力。
在五道泉管护站,无人机在管护员玛尔帕提·马合木提的手机操作下腾空而起,开启智慧巡护。巡护中,图片与视频实时回传,实现林区高效、全面监测,降低人员入林风险,为梭梭林保护提供科学精准数据。
玛尔帕提·马合木提说:“我们通过手机巡护,巡护视频可在电脑与手机同步查看。这架无人机在此已运行5个月,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
无人机机场基础管理系统监控中心可监控机场与航空器状态及作业进程,显示机场、无人机位置、航线、轨迹等信息,以及飞行、遥控器、图传、电池状态与任务执行情况。无人机机场自动监测系统对巡护林草资源信息录入、整合、分析与应用,为保护区荒漠植被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精准决策依据。
惠月红说:“今年6月,五道泉管护站启用一架无人机,此次盐池桥管护站也启用无人机巡护。这两台无人机巡护面积达25万亩左右,大幅减轻人力巡护压力。明年,我们计划再安装一架,实现保护区监测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