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投稿邮箱: boznews@163.com
新闻热线: 09092317062
广告热线: 09092311925
联系电话(举报受理): 0909-2317062
阿拉山口公路口岸通关有多快?
□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白素君
3月4日10时,常年从事机械设备出口的商人刘郁联系阿拉山口祥和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计划通过这家代理公司出口一批设备到欧洲。
接到这单业务,阿拉山口祥和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操作员核对货物资料,立刻通过电脑向海关部门申报。
10时12分,申报完成。与此同时,接到指令的工人在仓库内,用吊车把这批设备装入外籍车辆里。
11时15分,装好设备的外籍车辆从仓库出发,前往国家物流枢纽港(阿拉山口)多式联运中心办理出境手续。卡口的智能设备,不到一分钟就完成了车牌识别工作。
时针指向12时48分,车辆完成了施加关锁和出境卡口智能识别等流程,顺利出境了。
“这批设备从申报到出境,总计用了2小时48分。有一些国内其他省区市或疆内过来的货物,提前办理申报手续,从在口岸换装到完成所有通关手续,有时五六个小时就能办完。你看,现在的公路口岸通关多快呀!以前货物到达口岸两三天才能出境,现在真是省时又省力。”阿拉山口祥和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力凡说。
快速的通关模式,得益于去年10月中旬,新疆首个“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的改革。
往年,张力凡所在公司管理的海关监管库每天都有五六十辆车排队,所有车辆均在距离国门一定距离的不同作业场所完成换装、查验、施封、理货等通关工作,用时两三天出境是常态。而实行新的模式后,不同作业场都集中到国家物流枢纽港(阿拉山口)多式联运中心,集中办理查验等各类业务。
当天,在国家物流枢纽港(阿拉山口)多式联运中心集中查验场, 记者看到海关查验关员宫铭正和搭档忙碌着。
“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在阿拉山口运行以来,宫铭的工作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在这个占地面积245亩的查验场里,已经有了40个出入境双向平台,可以对收到查验指令的货物同时查验。
在此之前,由于海关监管库房分布在阿拉山市区不同的道路上,他和同事每天需驱车到4个公路海关监管库房进行作业。“由于场地不集中,对进出口车辆施加关锁的工作,也要来回奔波,等车辆施加关锁以后才能申报,再办理出境手续。”他说。
改革以后,货物提前申报,车辆进入海关部门的智能卡口,车牌识别系统会自动获取申报后的货物报关单信息,海关工作人员根据查验指令实施查验,然后对其施加关锁,车辆从出境卡口驶离完成通关,前往各自目的地城市。
阿拉山口海关副关长王泉说,提前申报和集中查验,加上配套数据自动提取、多国车牌智能识别等信息化手段,不仅解决了公路口岸进出口货物在口岸报关手续繁琐问题,也避免了疆内城市出口转关货物“二次入仓”的问题。
当天13时10分,在公路口岸入境通道,记者看到,一辆辆货车正通过大型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接受机检扫描,原本只容纳一辆车的通道,已经新建为可同时扫描4辆车的双通道。
“通过通关环节大幅压缩,口岸整体通关效率提升,我们口岸进口通关环节由之前9项压缩为4项,出口通关环节由12项压缩为4项,出口转关通关环节由之前的8项压缩为3项,压缩幅度62%。”阿拉山口海关监管一科科长马鹏飞说。改革前,各种进出境车辆平均通行时间是34.5小时,现在平均5小时,大大降低了换装费用、库房手续费和人员工资等企业综合运营成本。
去年,阿拉山口海关监管公路口岸货运量达71.3万吨,同比增长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