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投稿邮箱: boznews@163.com
新闻热线: 09092317062
广告热线: 09092311925
联系电话(举报受理): 0909-2317062
身边·匠人 | 她为孩子们插上音乐的翅膀
初见博州文化馆副馆长李金莲时,她正安静地伏案工作。“紧张的早晨、繁忙的白天、难眠的夜晚,再加上疲倦的周末。”她笑称,这就是她生命的动能。提及她所钟爱的少儿声乐教育,那双清澈明亮的眼眸里,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李金莲制作国学经典小视频。
她与音乐的故事,缘起2005年7月。大学毕业后,年轻的李金莲带着“要为边疆学子插上音乐翅膀”的理想回到家乡,成为博州青少年宫的一名音乐教师。她凭借着一股子执拗劲儿和“过硬”的音乐学功底,摸索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少儿声乐课开班计划。
2006年年初,博州青少年宫首次开设少儿声乐课。从此,青少年宫的教室里,开启了少儿声乐学习的“先河”,那抒情欢快的旋律和动听的歌声,时而像百灵鸟在啼唱,时而像泉水叮咚流淌……
李金莲带学生们一起练习。
俗话说得好,纵使才华横溢,也需要舞台来展现,李金莲深知对边疆学子而言更是如此,她在开展声乐教学的同时,积极关注各级各类比赛和展演活动,并参与举办自治州的新年音乐会、少儿春晚、文艺晚会等重要演出,既能丰富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又能让孩子们积累表演经验,她的愿望就是让更多孩子走出新疆,走向全国。
2006年至2010年期间,李金莲在原博州影剧院举办的新年音乐会上,分别为孩子们设计开场节目《新年好》和音乐之声《do re mi》,打破了合唱风格,结合音乐剧的形式进行表演,格外打动人心,让在场聆听者都为之动容。她说:“当时,年龄最小的学生才5岁,为了避免他们怯场,我也成为表演团队的一员。”
李金莲在公园里开嗓。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样孜孜不倦的教导下,李金莲源源不断地收获喜报。2010年8月8日,全国青少年宫系统“2010红歌大家唱”展演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接到通知后,李金莲激动万分。她结合展演主题,苦心寻找最佳的表演曲目,最终锁定《新疆女孩》。在排练中,她从站姿、队形、发音、配合等方面要求表演者要规范准确,并举一反三,反复研究呈现形式。
展演开始前几日,在从乌鲁木齐发往北京的一列火车里,有一节卧铺车厢热闹又温馨,李金莲带领30多个孩子赶赴北京。在车厢里,她们争分夺秒指导孩子排练。展演当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富有民族特色的合唱《新疆女孩》,赢得观众热烈掌声。
李金莲在州文化馆录音棚里录音。
22岁的高妍是李金莲的“开门弟子”之一,她回忆说:“当时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李老师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生怕我们磕着碰着。她很专业,我很喜欢上她的课。”
伴着浑厚的胸腔共鸣和清脆的嗓音,与生俱来的亲切感,确实让大朋友和小朋友爱上李金莲的声乐课。今年4月,她调到博州文化馆工作,还有家长带着孩子求教。
李金莲给合唱团演员讲述声乐技巧。
8月10日上午,9岁的陆皓轩和演唱伙伴们一起找到李金莲,继续学唱《朝代歌》。李金莲弹奏钢琴,几个朝气蓬勃的孩子围绕着她,随着节拍歌唱,声音铿锵有力。她不时停下来,纠正不足;孩子听罢,更加认真练习。
陆皓轩说:“李老师的课堂轻松、融洽,我很喜欢。”今年8月,在李金莲的悉心指导下,他顺利参加了2023第十九届快乐阳光少年儿童歌曲卡拉OK电视大赛新疆区总决赛,获得了“十佳金奖”的好成绩,他表示今后要更加努力,争取在全国赛上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教学中,李金莲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在工作之余,她为了更好地把学生实际情况同教材目的要求结合起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无论节假周末,她都时常读书备课至深夜,把大量业余时间用在学习、备课和研究教学形式和教学体系上;而且每备一节课都要耗上大量时间,准备好几套方案,她笑称:“尽管累,却乐在其中。”
李金莲练习弹琴。
为了能让孩子们学习并诵唱国学经典,塑造提升孩子们的人格品质和人文素养,李金莲用3年多的时间收集整理学唱经典国学课程并自学视频制作,于今年年初开通了学唱经典国学抖音账号,让孩子通过学唱经典国学,感受到经典国学的文字之美、声音之美、意境之美。目前已发布300多个视频,包括《三字经》《千字文》 《百家姓》《诗经》《二十四节气》《最美古诗词》等内容。她说:“我将组织开展更多形式的学习活动,为学生创造学唱经典国学的环境。”
李金莲给合唱团演员讲述声乐技巧。
李金莲秉持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这一路走来一边采撷,一边耕耘,看一路芬芳。她先后成为中国合唱协会会员、自治区天山英才计划第二期第二层次培养人选,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代表,自治州拔尖人才或高层次人才第一层次培养人选……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她一心要为群众和家乡种下更多艺术的种子,以不变的初心和多年的坚守将其浇灌,在寻求艺术进步、推动文化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文:库来西
图、视频拍摄:于苏甫·艾尼、楠登
视频剪辑:于苏甫·艾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