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投稿邮箱: boznews@163.com
新闻热线: 09092317062
广告热线: 09092311925
联系电话(举报受理): 0909-2317062
大棚春意浓
余琼珍(右)在大棚中与农技人员交流。 (记者张新燕 摄)
□ 记者 张新燕
人勤春来早,大棚春意浓。
25日,温泉县扎勒木特乡博格达尔村有机果蔬种植基地,55岁的李芝芳走进大棚,察看茼蒿是否缺水,看看生菜长势如何,测量西红柿苗又长高了几许……
“我们这里种植的都是有机蔬菜,专供天莱香牛体验馆的生菜一公斤可以卖到20元。”李芝芳笑呵呵地向记者介绍。
在生菜地旁边,竖着一个醒目的牌子,上面写着:“品种:黑油麦菜;播种时间:12月7日;生长期:30天—40天;责任人:李芝芳……”
“今年我们优化种植方式,坚持责任到人,以检测水平和销售额定业绩。”李芝芳解释道。
在别处的几座大棚里,工人们正将采摘好的生菜、菠菜、小白菜整理干净,分类包装。
“一冬天都没有闲的时候,大棚里的活特别多,虽然累,但眼看着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李芝芳说。
说起李芝芳,她可是温泉县小有名气的“种植能手”。16年前,她从江西引进黑木耳栽培技术,为家乡开辟了一条致富路。此后,在县乡党委、政府及村“两委”的支持下,她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栽培黑木耳、羊肚菌、灵芝、珍珠菇等食用菌。如今,又将废弃菌包做成肥料种植有机蔬菜,尝试生态循环种植模式。
“你看,这些黄瓜已经有拇指大,这排苗开花了。”看着精心呵护了一个冬天的果蔬开花结果,李芝芳乐开了花。
一年一度,春寒料峭,全州大地的“春天”孕育在自西向东的温室大棚中。
26日一大早,博乐市青得里镇风茂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余琼珍起床后,开始清扫大棚外的积雪,并给大棚升帘。
早饭过后,她去棚内看了看还在“冬眠”的草莓,又看了看棚内温度,然后穿过相连的大棚,来到了果蔬育苗棚。
绿意盎然的棚内,余琼珍指着其中的一棵果树说:“这是猕猴桃树,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再过一两年就挂果了。”
育苗棚内还有圣女果、葡萄苗,片片新绿扮靓了初春。
余琼珍今年55岁,2013年从四川来到博乐,便开始在博乐市绿佳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种植草莓。十年间,她从1座棚发展到了31座棚,其中24座棚种草莓。
“作为新时代农民,为的就是让消费者吃得健康,吃得安全。”余琼珍说,“我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越来越多人吃上这里的蔬菜与水果。”
同日,精河县大河沿子镇浩斯托干村村民莫光勇穿梭在育苗大棚中,他和家人正忙着给各类菜苗浇水。育苗棚内的辣椒苗、西红柿苗、茄子苗等早已破土吐绿、长势喜人。每年这个时候,是莫光勇最繁忙的时候,他忙着管护菜苗,精心调控温度、湿度和水肥。
近年来,精河县通过产业扶持、技术指导等举措,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引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种植、管理,逐渐形成了规模化种植,持续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不断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我们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在大棚上下足功夫,一方面利用现有的日光温室发展种植暖棚蔬菜,满足群众‘菜篮子’,另一方面是用暖棚育苗,为春耕备耕做好准备。”精河县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站站长、高级农艺师格·那玛加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