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投稿邮箱: boznews@163.com
新闻热线: 09092317062
广告热线: 09092311925
联系电话(举报受理): 0909-2317062
风吹麦浪聚同心——记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村民委员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杨舒涵
10月15日,奇台县迎来了一场雨夹雪,雪花飞舞着飘进广袤的田地中,滋润着正在萌芽的冬小麦。
在奇台县半截沟镇,有一个声名远播的村庄——腰站子村。这里不仅以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闻名,更以“一村一品一家人、一心一意铸繁荣”的生动实践,奏响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共同富裕的动人乐章。近日,腰站子村村民委员会获评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航拍腰站子村。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邹懿摄。
曾经的腰站子村,与很多普通村庄一样,存在土地零散、效益低下的问题。“当时村民的地像打补丁,农机转个弯都费劲。”站在田埂上,腰站子村党总支书记唐培科指着阡陌纵横的条田回忆道。
转变始于2009年。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腰站子村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成立奇台县丰裕农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将碎片化的土地整合成万亩条田。
合作社统一购买农资、统一农机作业、聘请种粮能手进行科学管护,成本大幅下降,效率显著提升。为了不让乡亲掉队,合作社开展了种粮能手“一帮一”结对活动。
“我们16万亩小麦,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绿色防控全链条覆盖,平均亩产达620公斤。”腰站子村村委会主任高龙的语气中,透着自信的底气。
这条始于土地整合的致富路,将全村村民紧紧凝聚在了一起。
腰站子村人没有满足于单一的种植业,大家在小麦产业上大做文章,坚持发展有机种植,形成了一条集种植、加工、销售及餐饮、旅游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腰站子村距离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布拉克景区仅18公里,是游客前往该景区的必经之路。
2019年,腰站子村再次迈出关键一步,成立新疆丰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他们依托江布拉克景区,建起了小麦博物馆、乡村振兴实训基地、特色民宿,成功打造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昔日的农田变成了游客的打卡点、研学游基地,探索出“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
2024年,这个热闹的村庄吸引游客超14.5万人次,旅游收入3000万元。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10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06万元。这份沉甸甸的收获,是各族村民汗水与智慧的共同结晶。
腰站子村的繁荣,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体现在精神层面。村党总支始终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根植于每位村民心中。
“村里积极举办篝火晚会、海棠花节、丰收节等文旅活动,成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舞台。”腰站子村党总支副书记刘长会说。
在村文化广场上,每年举办文体活动30余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的志愿服务队,队员们更是齐心协力,谁家有困难,他们就出现在谁家。
腰站子村还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家庭”等评选活动,以身边榜样影响带动全村村民团结奋进,形成了“人人珍惜民族团结、人人维护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
2021年12月,腰站子村制定了《腰站子村社会激励及福利制度》,决定为村里的大病患者、高龄老人、大学生等群体,每年补助或奖励1000元到1万元不等,让村民切身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红利。
“我们村就是一个大家庭,不管哪个民族,都是一家人。大家一起努力把村子建设好,发展成果大家一起分享。”唐培科的话,道出了腰站子村全体村民的心声。
土地整合让零散土地变丰产田,人心整合让村庄变大家庭。这个曾因清代驿站得名的“腰站子”,如今真正成为各族村民共同富裕的“腰杆子”,也成为大家心中同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