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投稿邮箱: boznews@163.com
新闻热线: 09092317062
广告热线: 09092311925
联系电话(举报受理): 0909-2317062
2025新疆经济半年报丨向优向新 工业“主引擎”动能强劲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马伊宁
盛夏时节,天山南北工业领域发展势头强劲,活力四射。在上半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新疆工业彰显出非凡韧性与坚定的发展定力。
上半年,新疆工业经济运行总体态势平稳且向好,重点行业更是发挥坚实的支撑作用,全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犹如稳定的“主引擎”,在稳增长、提质量、强动能多重考验中交出亮眼答卷。
这一斐然成绩背后,是传统产业夯实根基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协同效应,也是政策精准扶持与企业顽强奋进的双向奔赴。
总体向好 规模与质量双提升
7月21日,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部新兴产业园内,华建天恒(新疆)传动有限公司大功率高端齿轮箱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繁忙。“目前正在进行檩条安装,计划8月前完工,10月投产。”现场负责人马伯清表示,该项目投产后,将吸引齿轮加工、精密铸造等上下游企业集聚,助力哈密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在新能源装机大幅增长以及“疆电外送”通道等重大项目建设的有力拉动下,上半年新疆装备制造业增势迅猛,风电装备和输变电装备制造企业订单充足,产销两旺,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4%,增速连续4个月超过20%。
2025年,新疆通过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为新疆经济稳定增长奠定坚实基础。三大门类中,制造业、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7%、6.7%、3%。
“全疆工业生产总体呈现平稳向好的运行态势。”自治区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郝俊清说,多数行业和产品实现增长,工业高质量发展态势向好。尤其是二季度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逐月攀升。上半年,全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1—3月、1—4月、1—5月分别提高0.5、1.2、0.9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提速增长,增速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31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为77.5%,较一季度扩大7.5个百分点。在统计的38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254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增长面为66.1%,比一季度扩大0.2个百分点。
新疆工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体现在速度和规模上,更体现在发展质量的显著提升和企业效益的切实改善上,国有控股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9%、6.8%、7.9%。
重点突出 行业拉动促增长
当下,煤炭在新疆正经历着一场精彩的“变形记”。企业以煤炭为基础,借助科技创新与产业延伸,将煤炭资源“吃干榨净”。
在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68万吨/年煤基新材料项目生产现场,煤炭实现“华丽转身”。该项目以煤为原料,年产180万吨甲醇,并通过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进一步加工出聚烯烃产品。该公司质量技术部副经理韩李旺介绍,生产的高附加值聚烯烃产品涵盖薄壁注塑料、透明料、抗冲料、膜料与电缆料等多种类型。
煤炭从工业原料走向多元应用,而铜则与人们的生活更为贴近。
7月12日,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5万吨铜杆生产线完成投料生产,产品可应用于汽车、手机等精密零部件制造,完善了新疆有色金属产业链条,实现从矿山开采、冶炼到精深加工,再到下游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贯通。
重点行业的突出表现,成为推动工业整体前行的关键力量。今年上半年,自治区充分发挥油气、煤炭、矿产等能源资源优势,打造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加快能源外送通道建设,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1—6月,煤炭生产力度不断加大,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个百分点,原煤产量达到2.79亿吨,同比增长12.4%。有色金属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速大幅提升,同比增长16.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个百分点,电解铝、电解铜、黄金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15.2%、34.5%。
化学工业不断提速,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个百分点。石油加工业增长较快,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7个百分点,原油加工量991.04万吨,同比增长14.4%。
四大行业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4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9%,是上半年工业实现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此外,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有色金属矿采选、纺织、燃气生产和供应等行业均保持较好增长,对上半年工业增长贡献较大。
重点行业的强劲拉动,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新疆工业正朝着更高质量的方向迈进。
转型推进 新质生产力促升级
当前,首航能源集团昌吉热电有限公司30万千瓦储热+电化学储能项目建设正全速推进,将实现冷、热、电、汽四联供,预计今年10月供应蒸汽与电化学发电部分投产,2026年10月全面竣工。
该公司董事长陈双塔表示,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储能时长8小时、发电时长4小时,每年发电量约7亿千瓦时、蒸汽供给量约60万吨,系统电—电转换效率达64%,还将构建起覆盖园区的绿色能源网络,为高耗能高科技企业入驻创造条件。
新质生产力正成为驱动新疆工业经济突破发展的关键因素。自治区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新疆的产业结构不断向“新”优化。
不久前,多种型号无人机在库车市大龙池自然保护区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试验,标志着新疆无人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模式从单一机型升级为多机型协同作业模式。新疆航空产业(低空经济)研究院院长毕晓东介绍,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在低空领域的加速应用,低空经济正成为新疆重塑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上半年,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倍、6.3%、3.9%、22%。同时,新型产品供给快速增长,发电机组(发电设备)同比增长1.2倍,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96.7个百分点,其中风力发电机组增长1.1倍,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87.1个百分点;变压器产量同比增长51%,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39.2个百分点。
下阶段,新疆需持续发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不断巩固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迈进,以工业的繁荣发展为新疆的经济腾飞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