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投稿邮箱: boznews@163.com
新闻热线: 09092317062
广告热线: 09092311925
联系电话(举报受理): 0909-2317062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一湖两变迁
8月16日,游客在赛里木湖景区克勒涌珠景点欣赏美景(航拍图)。
初秋的赛里木湖宛如一幅绝美画卷,湛蓝的湖水与自然风光相映成趣,吸引众多批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记者赛永杰 摄)
本报博乐讯 (记者张新燕) 8月的赛里木湖碧波荡漾,湖水映照着雪山倒影,这里是140余种动物和630余种植物的家园。最新生态监测数据显示,赛里木湖水质均达到Ⅱ类标准,部分区域已达Ⅰ类。
20年前,为响应草场禁牧政策,俄热扎·托留别克和600多户牧民搬离了牧场。后来,他在赛里木湖畔开了间小卖部,每天都有游客排队购买特色奶制品。“日均收入超3000元,是放牧时的10倍。”俄热扎说。
作为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湖泊,赛里木湖曾面临生态退化危机,湖区周边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水质一度降至Ⅲ类标准。
2001年,博州启动系统性治理,累计投入20多亿元搬迁“那达慕”草原节等历史遗留设施,实施核心区42.5万亩草场禁牧、生态固岸、污染源防治等一系列项目;2019年颁布实施《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赛里木湖保护条例》,建立全疆首个高山湖泊法治保护体系。
“2023年,赛里木湖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是我州生态立州战略的标志性品牌。”州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副局长王雷说。
生态蝶变带来发展质变,近年来,赛里木湖游客数量迎来爆发式增长,连续三年蝉联全疆5A级景区客流榜首。
福建姑娘郭亚轩的创业故事颇具代表性。她在亲水滩露营地打造的帐篷营地,去年30顶帐篷营收近百万元,今年新增50顶仍供不应求。这位00后创业者感叹:“绿水青山真的能当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