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投稿邮箱: boznews@163.com
新闻热线: 09092317062
广告热线: 09092311925
联系电话(举报受理): 0909-2317062
清风守关砺初心
民警正在检查车辆。 (通讯员李琦 摄)
□ 记者 齐丽格尔
6月25日,记者驱车前往阿拉山口市,一路上,广袤大地尽显苍茫。前方,乌兰达布森边境检查站横亘在进出阿拉山口口岸的关键咽喉要道,来往车辆在民警的示意下依次停车接受检查。
“同志您好,请看向两侧摄像头……”执勤一队队长周锐身姿挺拔,目光敏锐地扫视车内,不放过任何细节,同时,他还会耐心询问行程,提醒司机注意安全。这样严谨细致又暖心的坚守背后,离不开站内廉洁文化的滋养。
走进乌兰达布森边境检查站,廉洁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办公区内,廉政法律法规内容张贴在显眼位置,廉洁标语随处可见,廉政展板错落有致地摆放着。民警们穿梭其中,在忙碌的工作间隙,抬头便能看见这些廉洁元素,时刻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增强廉洁自律意识。
副站长刘璇向记者介绍,长期以来,检查站通过文化熏陶、家属助廉等方式持续营造崇廉尚洁、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在保障高效执法的同时,始终坚持贯彻“过紧日子”的要求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立足执勤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执法效能与资源节约的特色路径。
来到检查站三楼的“博韵清风”廉政教育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面锦旗墙,一面面锦旗整齐排列,令人心生震撼。目光流转,由民警们创作的石头画、剪纸及扇面等廉洁主题作品映入眼帘。这些作品别具匠心,将“廉洁”两字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得淋漓尽致。
如今,一个涵盖博州边境管理支队以及阿拉山口市党委纪委、政法委等多部门的大廉政教育圈已然成型。这个教育圈犹如一张紧密交织的廉政网络,将各方力量凝聚在一起。在这里,定期开展的“经验交流共享,党规党纪学习、廉政警示教育、廉洁书法赏析、廉洁作品制作”等活动精彩纷呈,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员干部廉洁意识的生动实践。
“以前知道他们工作辛苦,亲眼看到,才真正明白他们的不容易。”民警李琦的家属黄珂说。在廉政建设中,家属的力量也不容小觑。检查站创新推出的“家属助廉”工作机制,定期组织民警家属参观民警的工作环境,站内的“和谐一家人”家属微信群,不时会推送廉政法规、政策、案例及助廉倡议。
在节能增效方面,检查站同样不遗余力。立足执法执勤实际,将节约理念融入车辆管理、物资使用、能源消耗等各个环节。
刘璇说:“我们制定了《物资循环使用管理细则》等制度,建立‘定额+管控’机制,对反光背心、防护装具等装备实施‘以旧换新、自主维修’循环使用,降低采购成本,利用无人机巡查、远程视频监控等技术减少人员与车辆出动频次,在提升执法效率的同时降低资源消耗。”
29 年来,一代代乌兰达布森边境检查站民警在这片土地上,用坚守和奉献书写着忠诚与担当。如今,他们正以清风正气润泽心田,以节能增效争创典范,为维护口岸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积极作为、凝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