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投稿邮箱: boznews@163.com
新闻热线: 09092317062
广告热线: 09092311925
联系电话(举报受理): 0909-2317062
贝林哈日莫墩灌区2.5万亩农田再饮“地表活水”
工人新建水利设施。(记者楠登 摄)
本报博乐讯 (记者于苏甫·艾尼、楠登、王敦生) 11日,博乐市贝林哈日莫墩灌区57公里输水管网全线通水,标志着该灌区2.5万亩农田时隔20年重新接入地表水灌溉系统。
该管网为博乐市2024年实施的贝林哈日莫墩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主体工程,主要对灌区1条干渠、3条支渠进行管道化改建,通过提升灌溉水利用系数减少输水损耗。数据显示,每年可压减地下水开采840.27万立方米。
灌区农户张常年介绍,其所在的决肯村曾因超采地下水导致泉眼干涸、沼泽退化,其种植的800亩棉花地今年全面采用贴片式滴灌带,较传统灌溉模式每亩节水30立方米。
“很期待使用地表水灌溉,地表水成本低、水温及矿物质条件有利于作物生长。”张常年说。
历史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该灌区以地表水和泉水为主水源,地下水仅作补充。2005年起,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推广使地下水成为主要水源,但近20年超采导致水位持续下降,枯水期约5%的机井出现塌陷,20%的机井出水量降至正常水平一半。
同期实施的青得里、乌图布拉格中型灌区改造、小营盘镇地表水置换地下水项目,共改善灌溉面积22.6万亩、置换地下水3400万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64提升至0.689。
博乐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依布拉依说:“这些工程大大提高灌溉效率。水资源通过管道精准输送到农田,减少了输送过程中的损失,有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