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投稿邮箱: boznews@163.com
新闻热线: 09092317062
广告热线: 09092311925
联系电话(举报受理): 0909-2317062
【行走看博州】夏热勒津村富民兴村有实招
□ 记者 赛永杰
走村庄
在博乐市贝林哈日莫墩乡夏热勒津村,一场以土地流转为基础、绿色发展为指引的乡村全面振兴实践正悄然展开。
土地流转促增收
近年来,夏热勒津村将土地流转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举措和抓手,通过经营权流转,成功盘活了土地资源,激发了产业发展的新活力,促进村民收入增长,让土地“流”出活力、“转”出后劲。
为转变传统种植模式,夏热勒津村采取“党支部+农户+种植户”模式,与种植大户联手,共同打造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基地,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截至目前,该村将6783亩土地整合,三年内每户预计增收30万元。
村民程军红说:“以前我们只能自己承包土地,价格也比较低,现在自己不用操心,价格翻了一番,感谢党的好政策。”
在致力于村集体发展的同时,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积极整合周边村队资源,成功流转了5万亩土地,吸引了100余户村民加入共同发展行列。
夏热勒津村党支部书记张秋银说:“下一步,我村将继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提高村民收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产条件,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高效发展。”
农业转型迈向多元化
近年来,夏热勒津村“两委”带领村民因地制宜发展辣椒、蜜瓜种植,开拓出一条绿色增收路。
夏热勒津村以种植棉花为主,产业门类单一,经营性收入空缺,村民收入有限。针对这种情况,张银秋带领村干部前往成都、重庆、山东等地考察,探索适合本村发展的新农业模式。
在考察多地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张银秋发现,辣椒与蜜瓜不仅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也好,且这两种作物的生长条件与当地自然条件吻合。回到村里后,他立即启动新农业发展计划,引进了适宜种植的辣椒和蜜瓜种苗,并配合现代农业技术,确保每个生产环节都达到最佳标准。
这一转变并非一帆风顺。最初,村民对新作物的接受度、技术掌握程度以及市场销售的预期都存在疑虑。在村干部的积极引导下,村民开始尝试种植辣椒和蜜瓜,通过科学种植管理,不仅作物长势喜人,更是获得了预期收益,极大提升了村民的种植积极性和信心。
这一成功经验归功于夏热勒津村农业产业调整,注重发挥地区特色和市场需求,通过引进经济效益高的新作物,实现了农业产业优化升级。该村还组织技术人员全程做好技术指导,帮助种植户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确保辣椒品质优良。
张秋银说:“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新的种植模式,因地制宜推动特色农业发展,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如今,夏热勒津村700亩辣椒已陆续成熟,红彤彤的辣椒挂满枝头,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以荷为媒绘就新画卷
夏热勒津村又名夏尔津,是远近闻名的“荷花村”,每年6月至9月,荷花绽放,游人如织。
近年来,夏热勒津村凭借区域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让村民过上好日子,鼓起钱袋子。
走进夏热勒津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荷花塘。荷乡藕遇湿地公园曾是一片废弃水塘,经过村民共同改造,已变身为集荷花观赏、生态养殖、农家乐体验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前来赏花拍照,让这里成为夏热勒津村的一张亮丽名片。
夏热勒津村的发展不止于环境的美化,更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荷乡藕遇农庄负责人绳志强告诉记者,自今年7月营业以来,日均收入2000元。下一步,计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增加水塘面积,打造采摘园模式,丰富游客游玩体验。
今年,夏热勒津村在荷花盛开的季节举办荷花节,邀请游客参与荷花采摘、荷叶画制作等活动,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体验富有乡土特色的文化乐趣。
张秋银说:“我们将继续以荷花节为契机,深入挖掘和传承地方文化,不断探索乡村发展新模式,努力打造集农业观光、生态旅游、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