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投稿邮箱: boznews@163.com
新闻热线: 09092317062
广告热线: 09092311925
联系电话(举报受理): 0909-2317062
【民生直通车】“这种幸福,有钱都买不来”
韩红丽给老人理发。 (记者张新燕 摄)
老人往爱心箱里放善款。 (记者张新燕 摄)
顾客排队理发。 (记者张新燕 摄)
□ 记者 张新燕 罗皓
10月29日清晨,84岁的老人韩玉兰拄着拐杖,来到了家附近的一家美发店。
一进门,老人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她掀开外套,从贴身的马甲口袋里掏出一个布袋子,慢慢打开,一层又一层,最里面包着一双绣工十分精美的鞋垫。
“小韩,这是阿姨亲手绣的,不、不要嫌弃啊。”
接过鞋垫,大红的花朵映入眼帘,绿色的叶子点缀其间,还有一对活灵活现的鱼儿……这得花多少时间啊,韩红丽的眼睛瞬间湿润了。
“阿姨,您眼睛不好,还给我绣鞋垫,我感动都来不及,怎么会嫌弃啊?”……
这温情的一幕,发生在博乐市发源地美发工作室。韩红丽是美发室的老板,韩玉兰是常来理发的老人。
在博乐市,有近百名老人每月会来韩红丽的店里理发,平时她们会把亲手做的馓子、月饼、香喷喷的抓饭和各种时令鲜果送到店里。
老人之所以这样做,只为表达感谢,因为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一,韩红丽会抽出一天时间专门为老人理发,每人只收一元钱。
青得里街道宣传办主任刘米娜告诉记者,“一元理发”韩红丽已坚持了8年,而所得近万元收入,都用在了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身上。
是什么样的一种信念,让韩红丽为老人“义剪”,而且一坚持就是8年?
深秋,一个周末的午后,记者来到了发源地美发工作室。推开门,韩红丽正专注地为顾客剪发,伴随着“咔嚓咔嚓”声,剪刀在她手里上下翻飞,手起发落间,时尚减龄的齐肩短发逐渐成型。
得知我们的来意,韩红丽有些不好意思:“我啥也不会,就会剪个头发。”
韩红丽今年46岁,中等个,五官立体。
采访中,记者得知,韩红丽是河南兰考人,随丈夫来博已20载。说起为60岁以上老人“一元理发”的初衷,韩红丽回忆说:“来博乐后,我凭着手艺开了家理发店。有一次,一位顾客请我去家里为老人理发,当我看见老人瘫痪在床时,心里竟莫名心酸,当时就有了这个想法。”
2015年初夏,随着生活逐步稳定,韩红丽在店里挂了一个牌匾,上面写着“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关爱老人 一元剪发,所得善款均用于帮助社会贫困人士。”
附近的老人知道后,有些将信将疑。今年74岁的袁兴海老人,还记得8年前第一次走进店里时的情形:“当时啊,小韩很热情,还问我喜欢啥发型,我说剪短点就成。见店里放了一个爱心箱,里面有好多一块钱,我也就放心了。后来啊,这消息像长了翅膀,每月前来理发的人排起了长龙,可热闹了。”
8年来,每月第一个星期一,是韩红丽一个月中最忙碌的一天,早上10点还没开门,门前就已经排起了长队,为了不让老人久等,韩红丽手中的剪刀比平时快了3倍,整个人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有时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但每当看见熟悉的叔叔阿姨,亲切地喊她“姑娘”或“小韩”时,韩红丽心里比喝了蜜还甜,全然忘记了劳累。韩红丽说:“这种幸福,有钱都买不来。”
8年时间,爱心箱的善款近万元,韩红丽把这些钱全部捐给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患病的小女孩需要医疗费,她拿出500元;贫困的孩子需要生活费,她每月资助200元;河南省发生洪涝灾害,她捐出300元……
“我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我对别人的帮助可能是杯水车薪,我愿做一束凡人微光,照进更多需要帮助者的心灵,燃起他们对生活的希望。”韩红丽说。
“处处为别人着想,意味着给自己插上翅膀。”这是韩红丽微信个性签名中写的一句话。正如她所言,虽然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但却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