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投稿邮箱: boznews@163.com
新闻热线: 09092317062
广告热线: 09092311925
联系电话(举报受理): 0909-2317062
【第二届博州味道美食文化旅游节】生态循环小产业 书写致富大文章
□ 记者 唐姗姗 王真子
餐饮经营、豆制品加工、生态种养殖……王军红商海浮沉15载,最终将烤鸭、“豆腐宴”、种养殖基地,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产业,串联成了一条产业链。他的转型发展不仅突破了行业限制,还为本地引才聚贤、群众增收贡献了力量。
2008年,王军红从部队复员后,在阿勒泰市从事餐饮经营。2018年,他携家带口,将餐饮生意做到了精河县,一度经营了5家门店。后来在疫情冲击下,只保留了一间300余平方米的果木烤鸭美食店。随着经济全面复苏,他一直谋划着产业转型,带着口碑和品质都得到认可的烤鸭,走进展销会、参加美食节,终于在一次次“走出去”中,找到转机、看到商机。
“在一次展销会上,县领导和客商提到用豆渣养鸭,我就想精河县有枸杞树下套种黄豆的经验,本地豆制品需求大,但加工企业比较少。引进企业,既有政策支持,又有技术支撑,我就有了尝试用豆渣养鸭的想法。”王军红说。
从招商引资到落地经营,用了近两年时间。王军红和他的团队投入大量精力,最终新疆旺实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在精河县茫丁乡五棵树村顺利落地。企业分为两期建设,计划投资500万元,一期工程投资388万元,已建成占地660平方米的厂房,不仅盘活了村集体闲置资源,还依托“中国豆腐之乡”湖北钟祥市石牌镇传承两千多年的手工工艺,招募湖北省豆制品加工技术人才,引进现代化技术设备,吸纳周边富余劳动力,带动周边村队28名村民就业增收。
茫丁乡北地中村村民王建民说:“我第一个月就拿到4000元工资,从湖北请来的师傅还教会我豆制品加工技术。”
2日,记者走进新疆旺实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一探转型究竟,生产车间内豆香弥漫,伴随着机器运转,黄豆分别送往4条不同的生产线。在工人的分类操作中,豆子被加工成豆皮、豆干、豆腐、面筋等10余种成品,送往各销售网点。
自今年6月底投产运营后,该公司在博乐市、精河县开设直营店,同步搭建起覆盖博乐市、精河县机关食堂、农贸市场等地的1小时配送圈。胖豆先生品牌的豆制产品,很快受到本地市场认可。公司还将豆制品做成“豆腐宴”,参加博州第二届美食文化节评比活动。
如今,该公司豆制品和芽苗菜销售渠道稳定,每天能消耗1吨左右黄豆,让黄豆种植户吃下“定心丸”。同时,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运行,农户按要求种植黄豆,企业收购后用于豆制品加工,豆制品制作中产生的残渣,作为养殖鸡鸭鹅的饲料,打造了一条产业链。
王军红说:“公司在托里镇承包了100亩地,划分为80亩车厘子种植区和20亩鸡鸭鹅雁养殖区,不仅为烤鸭店供货,还为今后打造采摘园提前布局。”
同时,公司将“绿色品牌、循环发展、产业延伸”作为长远目标,吸纳、培养本地人才。正是看到了发展潜力,返乡大学生也来应聘上岗,为企业发展增添活力,注入动力。
五棵树村党支部书记张新来说:“该公司的落地,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