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投稿邮箱: boznews@163.com
新闻热线: 09092317062
广告热线: 09092311925
联系电话(举报受理): 0909-2317062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压舱石”示范工程唤醒新疆老油田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油气是新疆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油气产量当量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的新疆来说,如何才能实现“常年冠”,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对此,怀柔实验室新疆基地相关专家建议,从万米深度、纳米尺度、百年跨度三个维度上,推动超深层油气资源动用、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效益开发和老油田提高采收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当前,在万米深度、纳米尺度未取得决定性突破前,老油田仍然是新疆油气增储上产最现实的“硬支撑”。在新疆,勘探开发历史最长的新疆油田,将老油区作为“压舱石”,正通过新的科技手段,全面激活老油田的青春。
以“压舱石”稳住基本盘
八月的准噶尔盆地,骄阳似火。位于盆地西北缘的新疆油田八区,星罗棋布的抽油机正循环举升,源源不断地采出地下石油。
与往常不同的是,采油机周边新搭建出一座座钻机,正呼啸着向地球深处挺进。昔日寂静的戈壁滩上,呈现出火热的生产场景。
新疆油田八区始建于1958年,当年钻出石油的英雄193井至今仍在生产。作为新疆油田代表性老油区,八区经过几十年勘探开发,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双高”阶段,油区开采进入中后期,但整体采出程度低。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一半以上剩余可采储量分布在含水率超过70%的老油田。其中,中国石油三分之二以上原油产量来自开发10年以上的老油田。开发老油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夯实老油田稳产基础,中国石油自2022年起,在8家油田公司选取了10个代表不同油藏类型的示范区,启动“压舱石”示范工程。
其中,新疆油田八区项目和百乌夏项目入选中国石油“压舱石”示范工程。“通过‘压舱石’示范工程,两个项目今年原油产量均要达到100万吨以上,实现‘双百万’目标。”新疆油田开发事业部经理丁超表示。
据统计,实施“压舱石”示范工程前,新疆油田八区原油年产量约80万吨;实施“压舱石”示范工程后,2023年生产原油已超百万吨,提前1年实现上产目标。百乌夏区块实施“压舱石”示范工程前原油年产量约70万吨,预计今年产油可突破百万吨。
对于新疆油田来说,实施“压舱石”示范工程不仅是适应中国石油高质量发展需求,更是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目前,新疆油田正在擘画“2112”四大工程蓝图,原油2000万吨稳增长是四大工程之一。“何以稳增长?就是要靠老油区进行‘硬支撑’,新疆油田2024年原油产量70%以上来自老油区,只有老油区稳住了,才能保住基本盘。”丁超说。
“五重”技术让老油区焕发青春
“压舱石”示范工程如何实施?
中国石油提出重新评价油藏、重选技术路径、重构层系井网、重调油藏流场、重组地面流程的“五重”技术路线,开展系统性、综合性重塑老油田工作,引领老油田开发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
其中,重选技术路径是根据不同油藏特点,选择不同驱油方式。曾经,老油区驱油方式全部为水驱,现在不仅有水驱,还有化学驱和气驱等采油方式。
通常,常规油藏打完井后,油井因地层压力会自喷,当地层压力减弱无法自喷时实施水驱,向地层注水补充能量,将油驱替出来。化学驱是在注入水中添加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化学剂,可扩大驱油面积并提高洗油效率。气驱包括二氧化碳驱和氮气驱,目前新疆油田正在攻关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推广二氧化碳驱油,二氧化碳能与原油混相,降低原油黏度,使原油膨胀,推动更多原油流向井口。
重选技术路径还包括应用水平井开发技术、大型体积压裂技术等。“过去老油区都是打直井、单面压裂,现在打水平井、大型体积压裂可控制更多储量,在地下造更多裂缝,构建更多原油流出通道。”新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企业高级专家吕建荣说。
新疆油田八区和百乌夏区块为冲积扇沉积形成,地层砾石、砂石、泥沙混合,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导致注入地下的水不能向四周均匀扩散,更多是沿着一条或两条通道突进。此次重调油藏流场时,新疆油田应用新一代智能分注技术向地层精细注水,破解“水波及不到、油开采不出”的问题。
8月15日,新疆油田八区446井区正通过电驱压力撬,将软体罐蓄水池的循环水精准注入地层。这套注水系统由电脑控制,技术人员通过电脑控制井下智能设备,可控制各层段注水量、注水压力、注水速度等,保障每个层段都能“喝饱”水。
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发
相较以前老油区管理开发方式不同的是,此次实施的“压舱石”示范工程提出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发概念。
这就像一个病人,以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是局部治病。而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发要求将“压舱石”示范工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多学科多专业深度融合,对老油区健康状况全面评估,多学科专家团队共同会诊。
吕建荣介绍,新疆油田组建了“压舱石”示范工程专班,对八区和百乌夏区块进行全面“体检”,找出每个油藏的开发短板、问题缺陷和未来潜力,并根据不同油藏特点匹配适宜工艺技术,做到技术可行和经济可行。
技术可行通过新工艺新技术实现,那么经济可行如何做到呢?吕建荣解释,只有达到内部收益率的方案才能批准实施,对难以达到内部收益率的油藏,将通过优化工艺技术路径,引进市场化竞争等方式,使其达到内部收益率标准。
众所周知,油藏开发产量递减不可避免,新疆油田自然递减率达到10%以上,如果老油区控制不住递减,产量老是往下掉,新油区开发的增量很快会被老油区“吃”掉。
丁超介绍,此次实施的“压舱石”示范工程,要将自然递减率控制到10%以内,预计通过“五重”技术路线,可提高油藏采收率10个百分点以上。
目前,八区和百乌夏区块“压舱石”示范工程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新疆油田的目标是推动两个“压舱石”项目原油年产量持续稳产200万吨。
在建成首批两个股份公司级“压舱石”示范工程的基础上,“十五五”期间,新疆油田将在老油区全面推广股份公司级“压舱石”示范工程开发模式,启动稠油“压舱石”示范工程,力争将稠油SAGD(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年产量恢复到200万吨以上。同时,新疆油田还将设立公司级“压舱石”示范工程,在陆梁油田、石南油田实施“压舱石”示范工程,打造砂岩油藏百万吨示范工程。
夯实“压舱石”,新疆老油田将再次焕发青春!